#01 共振峰


 

 

人声包含多种频率成分,

 

经过相当于滤波器的声道时,与腔体共振的成分得到加强,其余成分衰减。

 

频域信号的峰值频率对应各个共振频率,故称共振峰。

 

 

 

共振峰的实质是声道腔体的共振频率,反映了声道的物理特征。

 

声道形状、口型、舌位等因素均对共振峰有影响,

 

也可以反过来说:共振峰决定了人声的各种特性。

 

 

 

在共振峰中,共振峰F1F2与元音发声位置关系密切。

 

演唱和朗诵中常提到的发声位置准确来说大概是共振位置吧

 

毕竟能振能发声的只有声带

 

 

F1F2的数值变化与常见元音的舌位有这样的关系:

 

我画的,不要细看人体结构,就意思一下

 

  • F1 是咽腔共振频率。舌位降低,下颚随之打开,咽腔变窄,F1 频率提高
  • F2 是口腔共振频率。舌位前移,口腔变窄,F2 频率提高

 

 

共振峰 F3 与翘舌、卷舌、圆唇等有关。这些因素有的也同时影响 F2

 

 

 

最近看了又别的一些资料,大概是这样说:

 

  • F1与声道全长相关
  • F2与声道1/2处的舌头相关
  • F3与声道1/3处的舌根咽喉相关

 

不知道哪一种解释更准确。

 

老实说我觉得两者都说得有道理,这亦或是一种二律背反。

 

 

 

声道形状也对共振峰有影响。

 

通常儿童的声道比成人短,女性的声道比男性短,因此:

 

  • 成年男性声共振峰分布偏低频
  • 女声童声共振峰分布偏高频